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学校注册地址为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祥和路1号,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等三个校区。
学校于年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年,是原煤炭部直属院校;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
现拥有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纺织新产品开发、纺织大数据关键技术等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涂装生产线仿真与测试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
学校共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与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教学院(部)22个,有本科专业55个,专科专业28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纺织工程、会计学、工业工程等。
河南工程学院年本科计划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余人。
年河南工程学院普通本科全国招生省份录取分数线
年山东艺术统考批次计划招生15人,实际录取15人,录取最低分.33分。
年,河南工程学院山东省普通类常规批计划招生12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30人,实际投档数量30人。
投档分数线
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纺织工程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
选考科目要求见上表。
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
年河南工程学院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12个专业,全部为按照专业招生,无大类招生的专业(类)。
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
河南工程学院年招生章程摘要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和有关规定确定提档比例。
普通类专业录取,对进档考生实施德智体全面考核,按“专业志愿清”的原则,依照考生专业志愿、按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艺术类专业录取均使用生源地统考成绩。
采矿工程专业只招男生,其他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
报考会计学(CIMA方向)和会计学(ACCA方向)的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分。
“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其它专业不对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
学校其它专业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课程,凡被录取考生应当以英语作为外语必修课程,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学业。
工商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证券与期货、酒店管理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事务、文秘、行政管理专业,外语学院商务英语等8个专科专业的大一新生在桐柏路校区报到学习,大二、大三转至龙湖校区学习。
学费及住宿费: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本科专业学费:
艺术类元/年/生,理工类元/年/生,文史类元/年/生。
住宿费:
元/年/生(6人间);元/年/生(8人间)。
关于转专业
第一学期课程成绩综合排名在本班级前30%以内且未有不及格课程的允许转专业。
拟转专业学生原则上应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初学校集中办理转专业工作期间提出申请,其他学年和学期不予受理。
学校组织转专业考试,考试重点为学生基础课程学习情况、对拟转入专业的学习潜力等。
根据转专业考试总成绩排名,按照学校当年公布转专业指标数的%,将候选名单转送转入学院,由转入学院进行综合考核。
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
河南工程学院年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河南工程学院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毕业生基本情况
河南工程学院届总毕业生人数为人,其中本科、专科毕业生人数分别为人、人;男生占48.65%;女生占51.35%;本科毕业生中,男生占50.70;女生占49.30%;本科、专科毕业生均以河南生源(分别为81.49%、99.68%)为主。
毕业生就业率及去向
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4.34%,其中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4.57%、93.84%。其中,届本科毕业生中,省内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04%,省外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53%。
届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较高的专业是勘查技术与工程、表演、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均为.00%),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学院)(81.93%)、服装与服饰设计(83.67%)。
毕业去向分布
届毕业生以就业为主,最主要的去向是“灵活就业”(34.65%)。
届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的比例为40.00%,升学的比例为14.63%;专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的比例为23.34%,升学的比例为59.91%。
届本科毕业生中,男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的比例(35.60%)最高,女生灵活就业的比例(48.63%)最高;省内生源“灵活就业”的比例为41.10%,省外生源“灵活就业”的比例为35.15%。
各本科各专业的毕业去向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比例较高的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国际教育学院)(89.25%)、英语(85.29%)、服装设计与工程(国际教育学院)(73.03%),灵活就业比例较低的专业是勘查技术与工程(0.00%)、印刷工程(0.00%)、工业工程(3.41%)、安全工程(3.74%)。
毕业生就业流向
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62%),就业于国有企业的比例为(24%)。
届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46.59%的人在河南就业,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郑州(27.28%),其后依次是上海(6.28%)、杭州(5.4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