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是河南,我不土,我很有趣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今年夏天,河南火了。热搜霸屏、外交天团齐推,成为新晋“顶流”。

经历了春晚唐宫夜宴的爆火、元宵河南博物院奇游和清明纸扇书生的刷屏,河南证明了:文化大省的绚烂,并非昙花一现。

河南春晚,让网友直呼“仿佛进了李世民唐太宗直播间”、“土土的外衣一掉,里面金灿灿的”……

元宵晚会《唐宫夜宴》,梦回大唐!梦回大唐啊有没有!

今年端午最出圈节目《洛神水赋》,是舞者在水下憋着气拍的。

全网都在夸——河南怎么这么美?河南怎么这么有文化?河南怎么这么用心?

从今年春晚开始,河南已经被全国人民夸上瘾了。春晚被夸,元宵晚会被夸,河南一口气上了8个热搜。

有条热搜特醒目,#河南卫视杀疯了#。

前段时间网上关于河南的一段评价特贴切:

很多河南朋友听到这句话都想哭,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河南终于支棱起来了!”“河南,中中中!”

这不是一台晚会一个节目一夜成名的故事。你可以说它是个奇迹。但它更让人相信——

每一个精诚所至的过程,都配得上一个金石为开的结局。

看得见的炸圈,看不见的努力

首先,坐拥数千年文化的河南自带buff,多年以来踏踏实实坚守,认认真真传承。

20世纪初,省级卫视打响“品牌战”。湖南、江苏、浙江等6省提前战略布局。

其中,主打“快乐中国”的湖南卫视凭借《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选秀等综艺娱乐节目,成为品牌先锋队;

江苏卫视打出一张“情感牌”,通过《非诚勿扰》强化其“情感中国幸福中国”的定位;

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蓝”口号,通过《中国好声音》等节目站稳脚跟……

处于第二梯队的河南卫视年改版发轫,打出“文化立台”的口号,相继推出或改版——《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华豫之门》等文化节目。

再加上老将《梨园春》《武林风》,戏曲、武术、鉴宝、文字、成语……河南卫视,应该是文化节目最多样的电视台了。

从春晚破圈到端午炸圈,真正为河南带来目光停留的,是其崭露头角的文化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开放创新的同时,河南保留着数千年文明的庄重与大气,让观众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肃穆,一种震撼。

并非泛娱乐化地消解文化,选择尊重传统,运用现代科技再现震撼人心的古典之美。

《端午奇妙游》总导演陈佳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节目首创“网综+网剧”的编排形式。

7个短视频各自展现一种文化风情,方便单独传播;不同作品之间又有剧情的连接,提升人的沉浸体验感。

水下拍摄十几个小时的中国风舞蹈《洛神水赋》(原名《祈》)中,表演者的服化与敦煌洛神形象一致。

通过较高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审美,再现了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神女形象。

《丽人行》再现“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绝色之美,演员用优美的舞姿演绎大唐盛景……

很多人记住的,是《唐宫夜宴》的小姐姐。含着棉花变成包子脸,胖嘟嘟,憨憨的。穿着特制的鞋一扭一扭。

她们仿的是唐妆,脸要胖。节目组经费不足,没用特效化妆术。

编导陈琳试了很多办法,有天晚上在化妆师家试,塞葡萄、塞纸巾,最后试出了塞棉花。

故事结尾,演员退场。但有的人是回眸一笑。这是导演有意为之,他让我们不要忘记:

虽然大唐盛世的景象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希望我们现代人还要记着这是我们中国文化。这是我们的瑰宝,不要忘记她们。

“幸运的是,坚持做文化的我们,遇到了正在寻找文化的受众。”这是徐娜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河南火了,但河南人是最后知道的。

几乎没人看到河南台春晚的直播。为啥?没人知道,更没人在意。包括河南人自己。

有个河南网友刷到节目《唐宫夜宴》的片段,惊呆了,“活了22年才知道原来我们河南台也有春晚。”

很多人不知道,河南台重做了一台元宵晚会。他们没想到自己的春晚能有那么多人看。导演陈雷说,“不可思议”。

有人给他发私信,他说感到了尊重,“导演你很忙吗?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只想跟你说一声,你做得真的很棒。”

他怕负了观众盛情。

本来元宵晚会年前就录完了,春晚火了,大年初三过完,团队全部回去加班,花了几天时间紧急制作。

7个节目,30分钟。最后连串场都火上了热搜。

很多人都说河南台办晚会穷,“抠抠搜搜”。

气球用了两次。编曲全是一个叫“杨洋”的人。舞蹈演员们同一批人重复跳。鼓手在这个节目打完鼓,下个节目就上去唱rap。

但有些地方,他们很舍得花钱做。元宵晚会短短几天里,他们跑了8个地方录。其中有个在登封观星台。

策划人解释了原因,上次在春晚里做了个虚拟的,大家很喜欢,想去打卡,“那这次我还给你一个真实的观星台!”

河南,等你的“未完待续”

元宵晚会的最后一幕,河南留了4个字:“未完待续。”

元宵晚会火了后,河南电视台在发布会上回应了一句话:“无以回报,唯有作品。”

端午晚会,就是续集。接下来,还有中秋,还有更多档节庆晚会。

不止是节目,在文创周边上,河南也一直在出新。之前特别火的河南博物馆考古盲盒,我们写过→最近甚至还出了文物修复版!

小红书

嬉游编辑部分享

在国外读研究生的朋友

酸奶Niki和朋友讨论过这种偏见:“感觉我们河南人去到外省,就像中国人去外国。

你做的任何小的错事,说错话,人家不会觉得是你人有问题,会觉得是河南有问题。”

但现在满屏弹幕都是对河南的祝福。“粤Q来了!”、“陕A表示汗颜!”、“鲁D三连”……

河南人自己也越来越支棱,越来越自信坦荡。

王一博在综艺里爱说河南话,还把《陈情令》改成了河南话版。池子喊着要加入河南籍明星群。

刘昊然碰到西瓜小贩,是老乡,立马用方言大声搭讪:“我,河南平顶山的!”

在河南元宵晚会的开场,导演组特地选了一首歌。里面有句歌词:“手举高,能被你看到。”

河南,我们都看到你高举的手了!甚至想跟你击掌!

原标题:《“我是河南,我不土,我很有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